
1992年7月20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军用机场,机械师老王正蹲在停机坪边啃着三明治。
突然,刺耳的警报声响彻云霄,他抬头一看,那架号称"未来战机"的-22鱼鹰原型机正在天上跳起了"死亡华尔兹"。几秒钟后,1.2亿美元就这么化作了一团火球,连带着把五角大楼高官的脸色也烧得铁青。
当时谁又能想到,这个被戏称为"会飞的棺材"的铁疙瘩,后来会成为特种部队的心头好呢?说来也够魔幻的,当年研发团队差点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要不是海军陆战队死撑着要这个"会变形的怪胎",现在美军还得靠老掉牙的直升机慢慢磨蹭。
这玩意儿有多猛?509公里的时速,比普通直升机快得不是一星半点。想象一下,普通直升机像个蹬三轮的老大爷晃晃悠悠,鱼鹰直接切换成固定翼模式,立马变身F1赛车。当年在巴基斯坦那场著名的"斩首行动",海豹突击队坐着它,悄摸摸摸到目标屋顶,完事后一个华丽转身,等巴基斯坦空军反应过来,早跑没影了。
其实鱼鹰的研发过程比抗日神剧还跌宕起伏。早期的试飞员私下都管这飞机叫"寡妇制造机",倒不是开玩笑,光是试飞阶段就折进去三十多号人。有个老飞行员至今还记得1992年那次坠机,液压系统突然失灵,飞机像断了线的风筝打着旋往下栽。临跳伞前他瞄了眼仪表盘,心想这下完犊子了,没想到十年后改进型居然成了香饽饽。
现在美军特种兵提起鱼鹰都眉开眼笑。有个参加过长津湖演习的老兵说,看着24个小伙子在60秒内完成索降,那场面比电影还带感。更绝的是货舱能塞下三辆悍马,运输效率直接甩传统直升机几条街。去年环太平洋军演,6架鱼鹰一小时就把一个连的兵力投送到200公里外,这效率,杠杠的!
不过最让工程师得意的是那个变形系统。12秒完成旋翼90度旋转,跟变形金刚似的。有个地勤小哥第一次看见这操作,惊得扳手都掉地上了:"好家伙,这铁鸟成精了!"现在的新版本更离谱,据说能顶着12级台风起降,遇到紧急情况还能自动矫正飞行姿态,活像个开了挂的游戏角色。
但要说最传奇的还得数2011年那次行动。深更半夜,两架鱼鹰贴着巴基斯坦边界超低空飞行,雷达上连个鬼影都看不见。等海豹队员完成任务开溜时,巴军雷达兵还在揉眼睛:"刚才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飞过去了?"这事后来被写进教材,标题就叫《如何在敌人眼皮底下玩消失》。
海军陆战队更是把这宝贝疙瘩宠上天。原先从军舰到岸上运物资得折腾大半天,现在鱼鹰一个来回只要四十分钟。有个参加过亚丁湾护航的舰长打趣说:"以前等补给等到花儿都谢了,现在就跟点外卖似的,下单就送达。"
不过别以为这铁鸟就完美无缺。早期的操控系统复杂得能让飞行员怀疑人生,键盘上的按钮比网吧电脑还多。有个菜鸟第一次坐进驾驶舱直接懵圈:"这哪是开飞机,分明是在破解保险箱密码!"现在升级后的智能系统就友好多了,据说连语音控制都安排上了,跟开特斯拉差不多。
未来的鱼鹰还要往更邪乎的方向发展。军火商已经在琢磨怎么让它携带无人机群,到时候一架母机带着几十架小无人机,活像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仔。五角大楼的文件里还写着要给鱼鹰装反舰导弹,这是准备让运输机改行当战斗机使啊?
有意思的是,现在各国都在偷偷学这手。前几天日本刚接收了新鱼鹰,飞行员训练时激动得直搓手。俄罗斯也没闲着,虽然自家搞的同类产品飞起来跟拖拉机似的,但架不住这创意确实香啊。至于咱们国家的航空迷,天天在网上吵吵要搞出更好的,这话说的,跟催更似的。
说来也有趣,当年骂鱼鹰骂得最凶的参议员,现在见人就吹这是美军最伟大发明。果然科技圈也逃不过"真香定律",只是这口"真香",是用三十多条人命和上百亿美金喂出来的。看着如今在各大热点地区飞来飞去的鱼鹰,不知那些曾经反对的人会不会脸红。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才是赢家,管你黑猫白猫,能打胜仗就是好猫。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