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常州的退休人员最近钱包要变鼓了?2025年刚开年,常州就放出个大消息,企业和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还有五类特殊困难群体,都要涨钱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连钱从哪里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先说说最让人暖心的部分。那些六七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下乡的老职工,还有街道小厂的老工人们,每个月能多领50块钱。别小看这50块,一年就是600块,足够老两口多买20斤排骨改善生活。更贴心的是,在乡镇集体企业干过的人,每工作满一年就再加12块,这可是实打实的工龄钱。
钱从哪儿来呢?这次市里和区县玩起了"拼单"模式。像新北、天宁这些城区,市财政和区财政各出一半。就像家里兄弟姐妹凑钱给老人买礼物,谁都不许偷懒。不过也有细心的朋友发现,工伤致残的朋友这次没在名单里,就像分糖果时漏掉了一个小朋友,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其实这种调整藏着省里的巧思。江苏这些年一直在玩"组合拳",既要让普通退休人员跟着涨工资,也不能忘记那些为改革付出过的特殊群体。就像烧菜既要放盐也要加糖,各种味道都要照顾到。但具体到每个城市,就得自己想办法找钱了。
想想看,常州这次既用了省里的统一标准,又自己掏腰包照顾特殊群体,就像班里既按学校规定发奖学金,又自筹班费帮助困难同学。不过区县财政就像不同家庭的孩子,有的零花钱多有的少,长期这么"AA制"会不会有压力?
你们觉得呢?这种既要...又要...的涨钱方式,到底能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们家老人能享受到这次的政策红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