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热线电话:
辉达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辉达娱乐 > 辉达娱乐介绍 >

上轮军改后,北京卫戍区和驻港部队的主官为啥不再“高配”?

辉达娱乐介绍 点击次数:117 发布日期:2025-08-21 02:31

上轮军改后有个明显变化,北京卫戍区、解放军驻港部队的两位主官(司令员、政委)不再像以前那样“高配”中将了。要弄明白这事,得先理清楚这两个单位的“身份”和军改前后的变化。

一、首先讲一下,什么是“高配”?

简单讲,“高配”就是个人级别比单位级别高半级。比如某单位是正军级,但主官个人是副大军区级,这就是“高配”。也就是说,领导个人级别不等同于单位行政级别。

军改前,北京卫戍区、驻港部队的司令员、政委基本都是如此。单位是正军级,但主官个人是副大军区级,还会授中将衔。军改后,两位主官基本都“降”回正军级,授少将军衔。

二、北京卫戍区:从“兵团级”到“正军级”,主官高配成历史

北京卫戍区的历史挺复杂,简单捋一捋:

1959年刚组建时是北京军区下属的军级单位;1976年:因为守卫北京的职责特殊,升格为兵团级(比正军级高半级);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又降回了正军级,司令员、政委也同步跟着降为正军职。

但有意思的是,虽然单位是正军级,司令员却一直很“特殊”,包括现在也是如此(目前北卫司令员在任期内晋升了武警中将副司令员。)。

1988年前,司令员由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副大军区级);

1988年后,改为个人明确为副大军区级,军衔基本都是中将(除了1990-1992年那位病逝的司令员是少将)。

政委的情况稍复杂一些。

1988年重新授衔,首任政委授中将;之后5任都是正军级(少将);2006年后,连续3任政委又明确为副大军区级,任期晋升中将。

上轮军改后,北京卫戍区从北京军区转隶陆军总部,仍保持正军级规格。新上任的司令员(2020年4月起)、政委(2019年12月起)都是正军级军官,授陆军少将。

三、驻港部队:成立31年,主官高配成惯例,军改后调整

驻港部队的历史更短,但主官高配的“传统”却持续了很长时间。

驻港部队在1993年起在深圳开始组建,1994年在深圳成立;1997年正式进驻香港,接管防务。

从成立那天起,驻港部队就是正军级单位,但主官一直“高配”。

司令员从第一任开始,就明确为副大军区级(或由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任),任期晋升中将(或直接授中将);政委前3任是正军级(少将),2005年第四任政委起,也开始高配副大军区级,任期晋升中将。

上轮军改后,驻港部队改由南部战区代管,规格还是正军级,但主官不再高配。新司令员(2019年4月起)、新政委(2018年5月起)都是正军级军官,授南部战区少将。

四、为何军改后取消“高配”?

上轮军改的核心是“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规范军官职级与单位规格的对应关系。过去部分单位因历史原因存在“主官高配”,但随着军队现代化转型,需要更清晰的层级体系。

对北京卫戍区和驻港部队来说:

北京卫戍区转隶陆军总部后,职能更聚焦“拱卫京畿”,主官不需要再通过“高配”协调其他军种;

驻港部队作为“一国两制”下的特殊武装,职责明确为香港防务,主官职级调整后更符合“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总之,上轮军改后,北京卫戍区、驻港部队的主官不再高配中将,表面上是“级别降了”,实际是军队体制更规范、职责更明确的体现。

对这两个单位来说,主官的“含金量”没降,他们依然是拱卫京畿、守护香港的核心指挥官,只是职级与单位规格更匹配了。

辉达娱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