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段视频一重新被翻出来,评论区立马就炸了。
李安琪在国内的综艺节目里,一直用英文说话,就算她老公李小鹏和主持人都用中文,她也死活不转口。
镜头前,她一边笑一边说英文,可观众看着看着就是越来越别扭。
直到吴京突然来了一句“请说中文”,气氛瞬间就尬住了,掌声立马响遍全场。
那一瞬间,节目效果爆炸,但对李安琪来说,却是争议的开始。
她的故事,总是有种“夹在中间”的感觉。
李安琪是在加州出生的,她爸妈都是练体操的。
我老爸李小平,是中国体操队的顶梁柱;我妈文佳,也是曾经的国家队成员。
这种家庭本来可以让她走上父母的冠军之路,但她却没选竞技体育。
她的成长环境就是彻底的美国生活,无论是语言、教育还是思维方式,都是深深被美国文化影响的。
15岁那年,她碰上了来美国治伤的李小鹏。
当时的李小鹏,已经是个“体操王子”了,手里拿着16个世界冠军的荣誉,但在外国连说话都很费劲。
一开始,两人靠她的中文和他的耐心聊得来,感情在频繁见面中慢慢升温。
三年后,李小鹏终于鼓起勇气表白了,就这样他们的跨国恋情拉开了序幕。
谈了八年恋爱,2010年他们在美国举行了婚礼。
教堂、鲜花、视频、告白,这场婚礼浪漫得真不比电影差!
结了婚后,他们在美国过日子,直到女儿奥莉出生,才慢慢回国的。
让李安琪被国内观众关注的,真的是综艺《爸爸回来了》。
在节目中,李小鹏细心照顾女儿的举动获得了大家的掌声,李安琪和她女儿的到场更是让整个节目增添了不少温暖的氛围。
那时候,她就像个温柔、低调的“冠军嫂子”。
不过随着节目进行,观众发现了个细节——她说中文的机会不太多。
一开始,大家都明白。
毕竟,她从小就是在美国长大的,讲英文可自然了。
不过问题是,她早年的节目里能流利地说中文,很多词都用得很溜。
后来,镜头前的她,好像都不记得中文了。
李小鹏用中文提问,她就用英文来答;孩子用中文喊,她也用英文回。
时间久了,观众觉得这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故意的。
转折点就是《出发吧,爱情》这部剧。
大家都讲中文,她偏偏一句英文都不换,哪怕是聊点简单的事儿也这么执着。
吴京忍不住说道:“别跟我说英文,行不?”跟着又补了一句:“这是给中国观众看的节目,麻烦你说中文。”
那一瞬间,大家的掌声和弹幕全都支持吴京了。
对李安琪来说,这次就是彻底被舆论给压垮了。
事情一闹腾开,网友们立马就扒出了更多“证据”。
她刚开始在中国的综艺节目里说中文还行,但后来突然就“掉链子”了;她在国外接受采访时,坦率地说“不喜欢北京”,还表示“在中国的生活真难适应”。
这些话都拼在一起了,人们都盯着她说:你既然不喜欢中国,那咋还回国赚钱呢?
这句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坎,也成了李安琪最难甩掉的符号。
李小鹏在风波中可没老实,他多次出来解释,说他老婆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文基础不太好,说的时候容易哽咽。
不过这话说得有点矛盾呀,之前他不是还公开夸他妻子“中文不错”吗?
网友翻出两个人恋爱早期的视频发现,他们交流全靠中文。
所以,李小鹏的解释变成了“为了老婆着急”,结果说得更糟糕了。
随着争议越来越多,李安琪的商业资源开始减少了。
以前她和女儿经常参加广告和各种活动,现在倒是见不着她们了。
连李小鹏的代言也因为他老婆的名声不好,被品牌给撤了。
这次语言风波,不仅把李安琪的形象搞得一团糟,也在潜移默化中搅了李小鹏的职业声誉。
在社交媒体上,李安琪也没能扭转局势。
她习惯用英语回复评论,中文留言她就当没看见。
这种互动方式让人觉得对中国观众不太在意。
她本来是个温柔的“冠军老婆”,现在慢慢变成了个“飚英文”的争议人物。
即使她现在还在网上活跃,但她和李小鹏的热度,早就没以前那么高了。
说白了,观众真正关心的不是她的英语水平如何,而是她对待语言的那份态度。
很多明星都有海外的背景,比如谢霆锋、吴尊和蔡少芬,他们说中文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口音,但他们还是很努力在讲中文,虽然不一定完美,但这也是在表达对我们的尊重呀。
李安琪的问题是,她好像把语言当成了道坎,把自己隔在了那边。
观众不需要你说得多完美,关键是你得有那种愿意靠近的心态。
从浪漫的婚礼到综艺节目大火,从一片掌声到被质疑,李安琪的变化,不是因为她的能力,而是因为她的选择。
语言明明是用来联络感情的,结果她却把它搞成了隔阂的标志。
观众记得的,不是她当冠军老婆时的温柔,也不是她当妈妈时的耐心,而是一句让人觉得尴尬的“全程英文”。
吴京说的“请说中文”,正好说出很多人的心里话。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不在于你们相隔多远,而在于你愿不愿意用对方能听懂的话打个招呼。
#百度带货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