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一边耸肩,一边用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语气说道:"我们没有在这场战争上花任何钱。这场战争由北约资助。北约正在购买我们的设备。"他脸上浮现出那种"看透一切"的得意笑容,仿佛刚刚完成了一笔完美的交易。这番话不是在谈论战争的惨烈,而是在炫耀一场精心设计的"生意"。
当拜登政府耗资350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时,特朗普却在白宫轻松宣布:"我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有人买单。"他口中的"买单人",正是欧洲各国。7月,美国与北约达成一项名为"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PURL)的协议,让美国军工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不花钱"的战争财路——欧洲国家掏出真金白银,从美国购买武器,再"转交"给乌克兰。
首批由"欧公子"买单的美国武器已经运抵乌克兰。丹麦已拨付9000万美元,瑞典出资2.75亿美元,挪威1.35亿美元,荷兰5.9亿美元,德国5亿美元。这些数字在特朗普口中变成了"北约正在为我们的装备买单"的完美注脚。他得意地重复着:"他们为导弹、坦克买单,为所有要送到乌克兰的物资买单。"仿佛欧洲各国不是在支持乌克兰抵抗侵略,而是在美国军火商的货架前排队结账。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的回应显得既无奈又无奈。他承认PURL机制承诺提供逾20亿美元援助,预计到10月将升至35亿至36亿美元。当泽连斯基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特朗普会面时,他可能在想:这场战争的"分工"如此明确——美国人制造武器,欧洲人支付账单,乌克兰人付出鲜血,而特朗普则在白宫数着这笔"战争红利"。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欧洲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警告显得有些无力:"这种趋势非常糟糕,非常危险。"因为欧洲国家的"买单"行为,已经让这场战争从"乌克兰保卫战"变成了"欧洲为美国军工企业买单"的战争。
特朗普的"不花钱"哲学在战争中显得格外讽刺。他一边说"这真是一场令人难过的战争,它本就不该发生",一边却在享受这场"战争生意"带来的利润。当欧洲国家为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支付高昂费用时,美国军工企业却在悄悄数着钞票。
泽连斯基在前线为乌克兰的存亡而战,欧洲各国在幕后为军火账单埋单,而特朗普则在白宫轻松地宣称:"我们确实从中获利了。"这场战争的分工已经如此明确:美国人造武器,欧洲人付账,乌克兰人出命,特朗普数钱。当欧洲国家为乌克兰的"安全"买单时,他们可能没想到,这场战争的"生意经"早已被特朗普算得清清楚楚。
#热点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