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最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埃及突然动作不断、强硬表态,结果油价飞涨、全球连锁反应一波接一波,连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都不可避免地被卷了进去?这场局势变化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看似遥远却近在咫尺的连环冲突。
先说最近这波让全球消费者都“肉疼”的油价。国际油价这两天直接冲上了每桶120美元,油站的数字一夜之间就翻了新高,美国不少地方汽油已经飙到5美元一加仑,很多地方的卡车司机、出租车主都叫苦连天。有人说“每加一次油都像被剥层皮”,欧洲那边也不轻松,法国、德国甚至不得不启动天然气配给计划,日本则加快重启核电站的步伐。全球航运也受到巨大冲击,马士基这些大船公司都宣布暂停经过红海的航线,大量货轮只能绕道好望角,亚洲到欧洲的航运周期直接增加了两周。供应链的环节一出问题,直接传导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从快递延误到超市涨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有专家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直言,如果中东局势持续三个月,全球经济增速要被拉低至少1.5%。这种影响不是纸上谈兵,是真金白银地体现在钱包里的。
那么,埃及在这里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撬动全球?其实,早在局势恶化的前几天,埃及总统塞西就已经高调表态,任何敢在西奈半岛搞事的行为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网上还流出了西奈边境那条绵延数十公里的装甲车队,防空雷达不停转动的画面。新的红旗-9防空系统刚刚部署完成,西奈半岛北部驻军也暴增到4.5万人,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就连普通埃及人,这几天也明显感受到紧张气氛,边境宵禁,预备役士兵被大批征召,所有过关的卡车都得一道道严格检查。民众都在讨论,万一局势失控会不会真的打起来?消息越传越多,军方发言人甚至放话,“谁敢侵犯埃及领土就要面临核打击”。不得不说,在这种氛围下,没人敢掉以轻心。
当然,埃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最近,埃及、土耳其、沙特等好几个中东大国动作频频,直接在红海搞起了“沙漠盾牌”超级军演,300辆主战坦克、150架战斗机全上阵,甚至连阿联酋的“全球眼”预警机都加入了。这架势,就是要强化海上封锁和跨境反恐能力。而且埃及和土耳其还签了《地中海安全合作协定》,说白了,就是要联合搞军事指挥中心,情报共享、装备采购一条龙。土耳其媒体还爆料,双方计划联合采购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这对以色列来说可是如芒在背。很多专家分析,这种中东版的“北约”雏形要是真成了,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力量对比。
说起以色列,最近在国际上的压力也不小。伊斯兰合作组织57国刚刚在多哈搞了个紧急峰会,直接联合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并且威胁暂停它的联合国成员资格。这是第一次这么多阿拉伯国家联合对以色列说“不”。而联合国方面,最近还成立了独立调查组进驻加沙调查以色列的战争行为。国际人权组织不断发布报告,联合国也多次公开谴责。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全球对中东冲突的关注度创下近十年新高,很多民众都希望局势能够降温。
但最让人意外的,还是美国国内的分裂和反思。美国国会刚通过了900亿美元的对以色列援助方案,但这一举动在美国社会却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两派激烈博弈,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都爆发了大规模反战游行,街头标语、机场抗议、甚至犹太与穆斯林社区的冲突都屡见不鲜。更让人愤怒的是,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军工企业高管在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就开始大量抛售自家股票,获利数亿美元,这种“发战争财”的行为让很多普通美国人感到被背叛。美国国会监督委员会已经着手调查,质疑军援审批背后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人心思变,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的支持率也因为这事跌到历史新低。
其实,埃及早就意识到不能再过度依赖西奈半岛的能源通道。最近,他们花了大价钱、联合中国和俄罗斯建成了一座新核电站,核电自给率直接提升到75%。这不仅是为自己手里的能源牌加码,也是为未来长期抗衡以色列做好准备。以色列方面则担忧,这样一来,加沙地带的能源供应就会跟着被掐断,区域内的博弈只会加剧。一位来自中东战略研究所的学者评论说:“埃及的核电战略相当于在能源安全上多加了一道保险。”而且有数据显示,埃及近年来在能源自主化上的投入大幅提升,相关领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关注。
在这些看似高冷的国家大事背后,其实我们普通人都在承受隐形压力。比如最近的国际油价暴涨,不光是汽油变贵,很多日常商品也跟着涨价。快递延误、航运成本飙升,跨境电商的卖家和买家都叫苦不迭。而且国际局势动荡,金融市场的情绪也很敏感,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类军工股一周之内价格涨得飞快,炒股的朋友们都在关注,中东一个小消息就能带来大行情。其实,这种敏感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现实中区域冲突和全球经济高度绑定的必然结果。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都在警告,长时间的地区紧张会拉高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投资、就业、消费都会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区域内这些国家不断强化合作,像埃及和沙特在红海的联合军演,除了提升防卫能力,也是给外部势力释放一个信号:中东不再是各自为战,有事可以抱团出击。历史上阿拉伯国家虽然有过联合,但像这次这样实打实在防空、指挥、情报、装备上建立深度合作,还是相当罕见的。以色列因此不得不加强对周边局势的警惕,军事部署也同步升级。一位国际安全事务专家就提到,如果类似联合军演成为常态,未来整个中东的安全格局或许会重新洗牌。
我个人觉得,眼下这个局势,除了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动向,咱们普通人更要理性看待,不要被网络上的一时冲动所带偏。毕竟,无论是油价、物价,还是经济环境,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间多看看权威渠道的信息,少被谣言忽悠,等局势明朗后再做决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世界风云变幻,但咱们该过的日子还是要踏踏实实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