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员面无表情地拉开一罐市价3元的可乐,褐色液体缓缓注入玻璃杯,杯底沉淀的却是消费者对高端场所定价的最后一丝信任。一则拍摄于上海和平饭店的视频点燃了全网怒火。视频中,服务员将一罐市面售价仅3元的330毫升罐装可口可乐当面倒入杯中,随后以50元一杯的价格端给顾客。当顾客质疑时,饭店方坦然承认:可乐与市售产品“无区别”。更令人瞠目的是,饭店表示顾客可自带酒水,但需支付300元开瓶费——即便顾客自己动手开瓶,这笔费用也照收不误。可乐、雪碧50元一罐,750毫升依云矿泉水90元一瓶,加上未公开比例的服务费,和平饭店的饮品定价瞬间将百年老店推入舆论漩涡中心。01 天价可乐与天价开瓶费,刺痛公众神经事件源于7月20日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现场视频。画面中,服务员手持普通罐装可乐,当众倒入玻璃杯的动作成为引爆点。网友犀利发问:“这和外面3块钱一罐的有什么区别?”和平饭店工作人员回应直白得近乎残酷:可乐确实与市面3元的330毫升罐装可乐无区别,雪碧同样售价50元,750毫升依云矿泉水则标价90元。所有商品还需加收服务费,具体比例却未在菜单明示。更引发争议的是饭店的“开瓶政策”。顾客可自带酒水,但需支付300元开瓶费,无论是否由服务员开瓶。有网友算了一笔账:若自带3元可乐,加上开瓶费后成本高达303元,远超店内50元售价。“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有网友引用经典小品台词讽刺道,暗示所谓高价饮品不过是“二锅头兑的白开水”。这句调侃迅速成为热评,折射出公众对“价格虚高”的集体不满。02 监管回应与舆论撕裂,合法与合理的碰撞面对汹涌舆情,上海市黄浦区市监局外滩市场监督管理所于7月23日作出官方定性:可乐50元定价属市场调节价,商家享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且消费者自愿购买即合法。服务费与开瓶费只要提前告知,也属合规。监管部门的回应看似为事件画上句号,却进一步撕裂了舆论场。支持者认为,和平饭店作为承载百年历史的外滩地标,其定价包含建筑文化、外滩江景与品牌溢价。消费者购买的是“仪式感与情绪价值”,市场逻辑下可用脚投票。有网友直言:“享受顶级环境又嫌贵?想喝便宜可乐去便利店!”但质疑声浪更为汹涌。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指出,《价格法》虽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同时要求交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原则。当300元开瓶费远超服务成本,其公平性存疑。更尖锐的批评指向“价格透明度缺失”。服务费比例未公开,使50元可乐结账时可能变身57.5元(按15%服务费估算),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服务员“倒可乐”动作仅耗时2秒,却被收取47元服务溢价,1500%的溢价率被批为“躺赚历史光环”。03 服务价值缺位,高端场所的定价困境剥开合法性外衣,和平可乐事件的真正痛点在于:服务价值是否匹配价格标签?当消费者支付50元时,他们期待的不仅是液体可乐,更包括环境体验与专业服务。现实却令人失望。服务员机械倾倒罐装可乐的动作,未体现任何差异化服务。这与高端酒店标榜的“精致服务”形成刺眼反差。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五星级酒店会将罐装饮料倒入醒酒器再加冰装饰,以视觉呈现服务价值,和平饭店却连基础仪式感都未提供。更深层矛盾在于,开瓶费变相成为强制消费工具。当300元开瓶费远超店内饮品售价,实质上构成对自带酒水的变相禁止。这与已被明令禁止的“包厢费”“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形异实同。消费者权益组织指出,此类定价策略虽合法,却消耗品牌信任。当溢价严重脱离服务价值与文化附加值,仅依赖“地段特权”获利,终将引发舆论反噬。面对舆论风暴,和平饭店的“明码标价”盾牌显得愈发单薄。市场监管部门虽确认其定价合法,但网友的犀利调侃“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却像一把利刃,刺破了高端消费场所的溢价逻辑。当服务员用两秒钟完成倒可乐动作,却为饭店创造47元服务收益时,1500%的溢价率已让消费者看清:明码标价是底线,合理定价才是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