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热线电话:
辉达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闻世震:43岁得到越级提拔,58岁出任辽宁省委书记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23 发布日期:2025-08-24 00:44

一个技术员能爬到省委书记的位子,这在当年简直是天方夜谭。可闻世震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干得漂亮。

从海城走出的倔小子

1940年冬天,海城一户普通人家添了个男孩,取名闻世震。那时候东北还在日本人手里,老百姓过得苦不堪言。小闻世震打小就聪明,对机械玩意儿特别感兴趣。家里的闹钟、收音机,只要能拆的他都要弄个明白。

14岁那年,这小子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跑到沈阳念书。要知道,那时候从海城到沈阳可不容易,火车票都得省吃俭用好久才买得起。但闻世震铁了心要出去见世面。

在沈阳五中的六年,他就像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知识。同宿舍的同学都说他是”书痴”,晚上熄灯了还打着手电筒看书。这股子钻劲儿,后来成了他最大的本钱。

1960年,闻世震考进了大连工学院机械制造系。这学校当时可是响当当的名牌,能进去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在大学里,他不光专业课学得好,还爱看各种政治理论书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他都啃过不少。

在工厂里摸爬滚打的17年

1965年大学毕业,闻世震被分配到大连油泵油嘴厂当技术员。很多同学不理解,以他的成绩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单位。但闻世震有自己的想法——只有在车间里摸爬滚打,才能真正掌握技术。

刚进厂的时候,这个戴眼镜的大学生在老工人眼里就是个”嫩头青”。理论一套一套的,动起手来却笨手笨脚。闻世震也不恼,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白天跟着干活,晚上就琢磨技术改进。

那个特殊年代,很多工厂都乱套了,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可大连油泵油嘴厂在闻世震的带动下,硬是保持了正常生产。他组织技术人员搞革新,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1976年,“四人帮”垮台的消息传来,整个工厂都沸腾了。闻世震更是激动得一宿没睡。可随后出台的”两个凡是”,却让他皱起了眉头。

作为一个有文化、有思考的知识分子,闻世震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提法的问题。在工厂的学习会上,他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在当时可是需要勇气的,搞不好就要承担政治风险。

1979年12月,闻世震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心情激动得不行。从一个技术员到共产党员,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43岁的关键一跳

1982年春天,一个消息让整个工厂都震动了——闻世震要调到大连市机械工业局当副局长。从工厂厂长到市局副局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越级提拔。

在机械工业局的工作让闻世震开了眼界。他接触到全市几十家机械企业,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体制僵化、管理落后、技术陈旧,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仅仅一年后,1983年6月,43岁的闻世震又迎来了新的提拔——辽宁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这下子,连他自己都有点意外了。从市局到省厅,这样的提拔速度在当时相当罕见。

有人说他走运,也有人说他有背景。但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闻世震靠的是真本事。他在大连工作期间推进的几项技术改革,在全省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省里需要这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干部。

在省机械厅的两年,闻世震主抓全省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他跑遍了辽宁的大小工厂,哪个企业有什么问题,哪项技术需要攻关,他心里都有本账。在他的推动下,全省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1985年,闻世震又迎来了新的机遇——省长助理。1986年,直接提拔为副省长。从厅级到省级,这个跨度可不小。但闻世震适应得很快,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很快就在新岗位上站稳了脚跟。

58岁坐上省委书记宝座

1994年,闻世震出任辽宁省代省长。1995年正式当选省长。就在很多人以为他会在省长位子上干到退休时,1997年8月,一个重磅消息传来——57岁的闻世震出任辽宁省委书记。

从省长到省委书记,这意味着他将承担起更大的政治责任。那句话他说得特别实在:“当省长是觉不够睡,当书记是睡不着觉。”当省长主要管经济,当书记得操心的事情就多了,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得管。

闻世震接手辽宁的时候,正赶上最困难的时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上百万职工面临下岗。走在沈阳街头,到处都能看到愁眉苦脸的下岗工人。

面对这样的困局,闻世震没有退缩。他带领省委班子打了三场硬仗:国企改革脱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每一场仗都不好打,但必须打赢。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处理”慕马大案”的态度。1999年,沈阳市长慕绥新、副市长马向东相继落马,这起腐败案震动全国。面对各种说情和干扰,闻世震态度坚决:该查的必须查清楚,该处理的绝不手软。

2003年,闻世震提出了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15年规划。他说这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在他的领导下,辽宁逐步走出了困境,经济开始回暖。

2004年,闻世震卸任省委书记。离开时他说,自己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辽宁。这话听着朴实,但分量很重。

技术员的成功密码

回头看闻世震的这条路,说不传奇那是假的。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到省委书记,这样的跨越在任何时代都不容易。但仔细分析,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基础。闻世震在大连油泵油嘴厂待了17年,从技术员干到厂长,每个岗位都干得踏踏实实。这种基层经历,让他对实体经济有着深刻的理解。

敢于坚持原则是关键。在”两个凡是”问题上,闻世震敢于表达不同意见,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在处理腐败案件时,他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展现了政治品格。

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保证。无论在哪个岗位,闻世震都是实干家。不搞花架子,不玩虚的,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种作风赢得了上下级的认可。

持续的学习能力是动力。从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从企业到政府,每一次转换都需要学习新知识。闻世震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这让他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你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还会有像闻世震这样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位的干部吗?技术出身的领导和科班出身的有什么不同?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