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最强刺客?他用一把自制土枪,戳破了日本政治最大的脓包
奈良的夏天,空气里都带着一股粘稠的热气。街头演讲这种事,在日本跟家常便饭一样,一群人围着,听着台上的人慷慨陈词,鼓鼓掌,然后散去,生活继续。那天,谁也没想到,两声沉闷的“砰砰”声,会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彻底搅乱了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神经。
那声音,起初没人在意,有人以为是汽车爆胎,有人以为是哪个调皮鬼在放鞭炮。可当安倍晋三,那个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多年的前首相,捂着胸口缓缓倒下时,人群才从夏日的慵懒中惊醒,尖叫和混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个穿着灰色T恤的男人,手里还攥着个用黑色胶带缠得歪歪扭扭的铁管子,就那么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逃跑,眼神里看不出是解脱还是茫然。
这个人,就是山上彻也。一夜之间,他的名字传遍了全球。有人说他是冷血的刺客,有人说他是被逼上绝路的复仇者。可要把这事儿掰扯清楚,得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很远,拨到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山上彻也的童年,本该是那种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剧本。父亲经营着一家公司,家境殷实,他自己也聪明伶俐,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命运的第一个玩笑,开在他四岁那年,父亲毫无征兆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里的顶梁柱塌了。
顶梁柱一塌,整个屋子都开始漏雨。他的母亲,一个在巨大悲痛中找不到出口的女人,一头扎进了“统一教”的怀抱,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慰藉的代价,是真金白银。她开始疯狂地向教会捐款,把丈夫留下的遗产,把家里的积蓄,一笔一笔地送出去,仿佛那样就能换来灵魂的救赎。结果,家被掏空了,直接宣告破产。
一个原本可以考上名牌大学的优等生,就这样被硬生生地从康庄大道上拽了下来。没钱,读不成书了。为了糊口,也为了给家里挣点钱,他跑去当了三年海上自卫队员。军营里的日子枯燥,但有一件事他学得特别扎实——怎么用枪。那三年,他跟M4卡宾枪打了无数次交道,每一次实弹射击,子弹出膛的后坐力,都深深地刻进了他的身体记忆里。他那时绝不会想到,这种肌肉记忆,会在十几年后,以一种惊天动地的方式被唤醒。
退役后的日子,更是过得一塌糊涂。十七年里,他换了十几份工作,干得最长的也不过两三年,更多的时候是处于失业状态。他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跟人交流,像一只受伤后躲进洞穴的野兽,默默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而那道最深的伤口,就是“统一教”。在他看来,是那个教会,毁了他的家庭,偷走了他的人生。
恨意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阴暗的角落里疯狂生长。他开始在网上搜索一切关于“统一教”的信息,越查越心惊。他发现,这个在他家敲骨吸髓的宗教团体,在日本政界有着盘根错杂的关系网,而安倍晋三,以及他的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正是这个团体在日本最重要的政治靠山。岸信介当年甚至亲自出面,帮助这个在国际上备受争议的教会,在日本扎下了根。安倍晋三也多次为教会的活动站台,发表视频演讲,无形中成了它的“保护伞”。
这一下,所有的恨意都有了清晰的靶心。山上彻也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杀不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教会,但他可以干掉那个给教会撑腰的人。一个疯狂的念头,就这么在他那间狭小的出租屋里,像幽灵一样盘旋、成型。
他开始动手,像个偏执的工匠。起初想做炸弹,在网上买了各种化学原料,鼓捣了半天,发现这玩意儿威力不好控制,还容易伤及无辜。他放弃了,转而研究起了更直接的武器——枪。互联网是个巨大的知识库,也是个潘多拉的魔盒。他从油管上学到了制造方法,从网上订购了钢管、木板、电池和火药。
他那间十几平米的出租屋,成了他的兵工厂。邻居们后来回忆,那段时间,总能听到他屋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刺鼻的火药味,谁也没往心里去,只当这个孤僻的年轻人又在搞什么奇怪的手工。谁能想到,这些噪音,是在为一个即将震惊世界的时刻谱写序曲。
2022年7月7日,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把那把丑陋但致命的自制手枪藏在包里,坐上了去冈山的新干线。那天,安倍晋三在冈山一个室内场馆有演讲。可到了现场,山上彻也傻眼了,安保人员里三层外三层,把他围得像个铁桶,别说靠近,连看都看不真切。他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只能悻悻地往回走。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吊诡。就在返回奈良的电车上,他刷着手机,一条新闻弹了出来:安倍晋三次日行程变更,将前往奈良大和西大寺车站前,为参议员候选人站台演讲。那一瞬间,山上彻也的血液可能都凝固了。他知道,老天爷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一次在自己家门口的机会。
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上午11点半左右,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安倍晋三站在一个临时的演讲台上,周围是稀稀拉拉的听众和看似严密实则漏洞百出的安保。日本的安保体系,在和平年代里养尊处优太久了,他们习惯性地把注意力放在正面和侧面,形成了一个所谓的“甜甜圈”阵型,偏偏把最重要的后方,留出了一大片空当。
山上彻也就从这个空当里,像个幽灵一样,一步一步地靠近。他背着一个单肩包,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市民。没有人注意到他,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正在高谈阔论的政治明星身上。演讲开始不到两分钟,山上彻也走到了距离安倍背后大概三米的地方,他停下脚步,从包里掏出了那个黑乎乎的铁疙瘩。
第一枪响了,声音并不清脆,有点闷。安倍似乎愣了一下,回过头。安保人员也懵了,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紧接着,第二枪。这一次,白色的烟雾升腾起来,安倍的白色衬衫上,迅速洇开了一片刺眼的红色。他倒下了,一个政治时代,也随之倒下了。
山上彻也的行为,无疑是极端的,是法律所不容的。但当他的故事被一点点挖出来后,整个日本社会的情绪变得异常复杂。无数人涌上街头,不是为了谴责他,而是为了抗议“统一教”与自民党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原本支持率岌岌可危的岸田文雄内阁,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改组,把所有与“统一教”有染的阁员全部换掉,试图与这个巨大的政治污点做切割。
山上彻也用两发子弹,不仅结束了一个人的生命,更像外科手术刀一样,划开了日本社会肌体上一颗隐藏极深的毒瘤。人们开始关注那些像他一样的“宗教二代”,他们的童年被信仰绑架,人生被捐款掏空,他们的痛苦,长期以来被社会所忽视。
他不是英雄,杀人者永远不该被赞美。但他更像一个符号,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被社会缝隙吞噬的小人物,在绝望的尽头,用最惨烈的方式,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这声呐喊,代价是一个前首相的生命和他自己的自由,但它确实让整个日本,不得不停下来,听一听那些长久以来被遗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