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宣布将在波兰边境地区举行“西方-2025”联合军演后不久,当地时间9月9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宣布:因俄白联合举行“西方-2025”军事演习,波兰从11日起完全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包括铁路通道。
这将导致中欧班列的重要线路节点——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运营中断,目前来看,此次关闭至少会持续至9月底,不仅使货物运输延误,还可能引发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同时,欧洲多家零售商面临库存告急风险,部分企业被迫转向海运和空运,运输费用平均上涨了15%。
如果9月底波兰方面还是害怕怎么办?那就是有可能继续中断。那么波兰方面为什么这么害怕呢?因为苏联时期也经常在其他国家的边境地区搞联合军演,而且经常“弄假成真”,对于不听话的小伙伴同样不会心慈手软,直接端了其国家的首都,完成一波慈父般的铁拳教育。
包括马拉舍维奇口岸在内的波兰众多物流节点,其实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简直就是陆地上的对欧贸易洪流!
想当年,2011年3月19日,我国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从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始发。此后,由成都、武汉、义乌、郑州始发的班列陆续开行。
2016年开始各地始发到欧洲的班列,统一为中欧班列品牌,此后每年开行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11月15日,中欧班列已开行10万列,这个规模怎么样?至少是远洋贸易的万吨、数十万吨巨轮的有力补充吧。
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且河南省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了!
2025年正好是我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所以当地时间9月8日至11日,河南省的一把手带领河南代表团访问波兰,而且重点是波兰的马佐夫舍省!
其实对于中欧班列而言,重要的枢纽何止一个马佐夫舍省。由于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我国90%的中欧班列要么抵达中转,要么需要过境波兰,波兰境内的马拉舍维奇站是中欧班列在欧洲最大的换装枢纽,承担了中欧班列约98%的换装任务和换轨任务。
同时,波兰的华沙、罗兹、斯武比采等城市,也都是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的关键枢纽,如果不够清楚,可以看一下现在中欧班列的线路:
西通道主要经陇海、兰新等铁路干线运输,从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具体路线如渝新欧(重庆→杜伊斯堡)、蓉欧快铁(成都→罗兹/蒂尔堡等)、长安号(西安→多个欧洲城市)、郑欧班列(郑州→汉堡/慕尼黑等)等。
此外,规划中还有经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与中吉乌铁路连接,通向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最终通达欧洲的线路,但因相关铁路通道未修建完成,暂未启用。
中通道在国内主要经京广、集二等铁路干线运输,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主要线路如“津蒙欧”等,路线为天津→二连浩特→蒙古国→俄罗斯→欧洲。
东通道在国内主要经京沪、京哈等铁路干线运输,从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出境,新增同江口岸。主要线路有“苏满欧”(苏州→华沙)、“长满欧”(长春→施瓦茨海德)等。
这里就有郑欧班列等与河南高度关联的班列,而且必须过境波兰或者抵达波兰后转入仓储,所以河南率先行动起来,完全可以理解。
另一个就是波兰在东、中、西通道中出现的频率,妥妥的核心枢纽!
那么波兰为何放着钱不挣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当然是关键原因即波兰担心的是自己防务安全也就是国家安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利益当然需要退后。
第二个是次要原因,但也影响双方合作,因为与波兰跟我们的逆差越来越多有关,波兰觉得一直在“吃亏”。比如2025年上半年我国与波兰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31亿美元,其中,我国对波兰出口商品总值为210亿美元,同比增长8.4%;我国自波兰进口商品总值为21亿美元,同比下降15.2% 。
波兰一直保持巨额贸易逆差地位,而且波兰自己最在意的苹果、各类小浆果以及各种农牧产品对东方却出口迟滞,这样的贸易格局,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长期维持。
那么我们的中欧班列有没有后备的线路呢?有是有,比如南线新通道(又称“中间走廊”),这条线路从我们国内的新疆喀什或乌鲁木齐集结,经哈萨克斯坦,跨里海后到达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延伸至欧洲,是中欧班列的重要补充。
这条补充线路尽管已经积极开拓和测试10多年了,但实际运营情况并不太理想,因为这条线路特别容易受到地缘政治与区域博弈的影响,那一片区域也经常出状况——如果在商言商,就是成本高、风险大!
别再调侃甚至反感波兰了。保外贸就是保经济,保经济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至少河南在这方面做得很有道理,反应也很快,知道孰轻孰重,哪个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