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娱乐

热线电话:
辉达娱乐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辉达娱乐 > 新闻动态 >

中国低调巨型导弹,神秘庞大发射装置,外国人惊愕不已

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189 发布日期:2025-07-11 13:57

其实,鹰击-62导弹的尺寸跟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差不太多,可一瞅它那发射筒,明显比人家粗得多,看着挺笨重。为啥会这样呢?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鹰击-62采用的是垂直发射装置,这玩意儿结构得结实,得保障导弹点火弹射那一刻没啥岔子,否则危险系数太高。其次,国内对于发射筒密封和防护的设计上相对保守,往往把壳子做得厚实点,更保险,也为了适应恶劣环境,尤其舰艇上风吹日晒的,这都得考虑进去。再一个,有部分型号为了通用性和后续升级,提前预留了空间,方便以后换更大更重的弹种,这么一来整套系统自然显得大了。和美军战斧那套比起来,咱在结构紧凑和材料选型方面还想再追赶几步,不过这也是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慢慢来吧,日后整得更紧凑也不是没可能。

鹰击-62这款重型通用平台远程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跟以往那些“鹰击”系列的比起来,射程上真是有了不小的提升,直接把距离拉出一块新高度。这也是咱们国家头一回自主研发出远距离打击能力的反舰巡航导弹,标志着咱们在相关领域越走越远。

鹰击-62这玩意儿,是咱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研究的,到2004年,正好给“兰州”号052C型导弹驱逐舰配上了新装备。2008年那会儿,它的外贸版本C-602导弹首次在珠海航展上跟大家见了面。

鹰击-62这导弹,咋说呢,主要的结构和作战方式都借鉴了美国那款“反舰战斧”导弹(BGM-109)的思路。其实严格来说,这算是在鹰击-6型多平台重型反舰导弹的基础上,做了一回大升级。它走的是经典飞航式气动布局那条路子,配了两片主弹翼,尾部是十字形的舵面,下面还鼓包着个发动机进气口。动力这一块儿,装着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时巡航速度能跑到0.9马赫,最大射程能突破400公里。导弹自个儿分量不轻,整整2000公斤。原先战斗部是聚能型,这次被换成了半穿甲爆破杀伤型,重量直接上到了500公斤。

鹰击-62反舰导弹,咋一看真不咋显山露水,干啥都闷声发大财那种,远没有同家族的鹰击-83那么拉风。现在也就搭载在海军052C型导弹驱逐舰身上,另外就是岸舰型分到了几个海军岸防导弹团那嘎达用着。近几年,这款导弹还悄没声地给升级了,装上了红外加雷达的双模导引头,这操作一下,对海上目标的打击能力蹭蹭往上涨,抗干扰本事也更加扎实了。

受限于当时的资金和工业条件,鹰击-62的研发那叫一个折腾,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来回琢磨好几茬,有些地方确实还差点意思,跟美国的“反舰战斧”导弹(BGM-109)那水准能看出差距。其中,鹰击-62那硕大的发射筒,直接让不少网友还有军事圈的朋友议论纷纷。

海军反舰导弹有个不太被人留意的技术参数,那就是导弹和发射筒之间的缝隙大小,这玩意儿其实挺有讲究的。

像早先的“冥河”跟“上游”这类反舰导弹,弹翼都是固定死的,压根没想着折叠,压根没考虑那发射筒缝隙能不能省点地儿。结果就是发射架弄得老大一堆,看着就沉甸甸。

到了80年代,随着美国的“鱼叉”和法国的“飞鱼”这些代表性的第二代高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问世,基本上各国都倾向用圆形弹筒或者矩形弹箱。大家伙都意识到弹筒之间的缝隙要是能再小点,发射筒体积也跟着缩水,这事儿必须得琢磨琢磨了。

说起这块,美国那“鱼叉导弹”确实玩得溜,弹筒之间的缝隙最多也就一厘米,导弹在里面躺得特别服帖,把发射筒做得小巧利索。法国那边,早期MM-38型“飞鱼导弹”最初是方方正正的矩形弹箱,后来到了升级版MM-40舰舰型,直接换成了圆形发射筒,缝隙弄得也挺紧凑,整体尺寸压得非常苗条。

俄罗斯那P-800“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还有那X-35“天王星”小型亚音速反舰导弹,外加印度那布拉莫斯导弹,也都算中规中矩吧,整体做工还算不错。

你看,咱中国那鹰击-83的发射筒其实也没多紧凑,不过人家用的可是矩形发射箱,能把折叠弹翼装进去,这样一来,导弹之间留的缝隙就没那么大了,这点解决得还挺到位的。

哎呀,鹰击-62这家伙,属于重型那挂的岸舰还有舰舰导弹,个头是真不小。它那涡扇发动机进气道是整死的,没啥花活儿,虽然装了折叠弹翼来省地儿,可毕竟是圆形弹筒,俩筒子之间还能剩下不少间隙,结果就是这发射筒直径整得也挺拉胯,直溜溜大一圈。后来到鹰击-18岸舰导弹这茬,类似问题才终于给整明白了。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