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25岁以下的NBA球员,永远绕不开“现在”和“未来”的矛盾——有的球员已经在季后赛证明自己,有的还在兑现潜力,有的靠冠军经验压过天赋。今天咱们就来排排25岁以下的Top10。这份排名可能会引战,但绝对真实——毕竟NBA的舞台,从来都是“打出来的”比“吹出来的”更有说服力。
第10名:弗朗茨・瓦格纳(魔术)——“全面型守门员”
小瓦格纳能进Top10,靠的是“把球队扛进季后赛”的硬实力。上赛季他场均24.2分5.7篮板4.7助攻,班凯罗受伤时,他直接把数据提到“26.1分6.3助攻6篮板”,硬生生扛着魔术前进。
当然,他唯一的扣分项是三分(命中率不到30%),但他刚进联盟时三分有35%——夏天经过欧洲杯的历练,下赛季绝对能够期待回到平均水准。对我来说,“守门员”的位置就该给这种“能打硬仗、能扛球队”的球员。
第9名:泰雷塞・马克西(76人)——“速度型得分机器”
马克西的“炸”是肉眼可见的:切入速度比谁都快,篮下终结命中率65%,上赛季场均26.3分创生涯新高。但76人连季后赛都没进,这对我来说是“致命扣分项”——再能打的球员,带不动球队也没用。
不过马克西的“上限”还在:他才刚25岁,只要76人把他当核心,而不是“恩比德的配角”,他绝对能冲进前5——毕竟“速度+得分”的组合体,在联盟里永远吃香。
第8名:埃文・莫布利(骑士)——“DPOY级防守大闸”
莫布利去年拿了DPOY,骑士进攻效率联盟第一,防守端全靠他“飞天遁地”:场均18.5分9.2篮板3.2助攻1.6盖帽,能从1防到5。但为什么排第8?
因为他的“进攻短板”太明显:碰到那种“硬中锋”,切入经常吃瘪。不过DPOY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只要丰富进攻手段,他能冲前5。
第7名:切特・霍姆格伦(雷霆)——“独角兽潜力股”
切特比莫布利高,靠的是“未来模板”:216cm的身高,能投三分(37.9%)、能运球、能协防(场均2.3盖帽),这是未来中锋的“理想型”。
上赛季季后赛,切特场均15.2分8.7篮板1.9盖帽,虽然碰到特纳时有点吃瘪,但他才23岁——你见过23岁的216cm球员能投三分、能运球吗?这就是“潜力”,莫布利没有的潜力。
第6名:阿尔佩伦・申京(火箭)——“传球最好的中锋”
申京的“独特性”是别人比不了的:场均19.1分10.3篮板4.9助攻,是联盟传球最好的中锋之一。欧洲杯上他带土耳其队大杀四方,场均21.6分10.9篮板7.1助攻,证明了自己的“国际赛能力”。
问题是火箭上赛季止步第一轮,而且申京的身高(211cm)在中锋里并不算特别出色——碰到约基奇这种大中锋会吃亏。但他的传球和低位技术,是火箭未来的核心——只要火箭在季后赛能走得更远,他能排更高。
第5名:凯德・坎宁安(活塞)——“高大控卫的bug”
坎宁安能排第5,靠的是“控卫+身高”的组合:198cm的身高,在控卫里是“bug”级存在——能传球(场均9.1助攻)、能得分(场均26.1分)、能防守(场均1.0抢断)。
上赛季活塞进了季后赛,全靠他“一个人扛着打”:季后赛面对尼克斯,他场均25分8.3篮板8.7助攻,虽然输了,但证明他能在硬仗里站出来。这种“高大控卫”,是现代篮球最吃香的——未来绝对是全明星常客。
第4名:保罗・班凯罗(魔术)——“得分机器”
上赛季场均25.9分7.5篮板4.8助攻,是魔术的“得分核心”。很多人说他“只会得分”,但他的“得分效率”是真的高:能切入、能低位单打——这种“全面得分手”,是球队的“下限保障”。
魔术下赛季有小瓦格纳+班凯罗的“双核心”,再加上今夏引援的贝恩,下赛季进季后赛第二轮问题不大——只要他能把“得分”变成“赢球”,他能排更高。
第3名:杰伦・威廉姆斯(雷霆)——“冠军是最硬的荣誉”
很多人会问“他不是老大,凭什么排前三?”但请记住:榜单里面25岁以下的球员里,只有他拿过冠军。
上赛季雷霆拿下总冠军,杰伦・威廉姆斯是“第二核心”:场均21.6分5.3篮板5.1助攻,季后赛里带伤上阵,能切入、能投中距离、能防守。更重要的是,他的“冠军经验”——见过大场面的球员,比没见过的更稳。
你可以说他的潜力不如文班,数据不如爱德华兹,但冠军是最硬的荣誉——25岁以下的球员里,没有比他更“已经证明自己”的了。
第2名:维克托・文班亚马(马刺)——“未来的联盟第一人?”
很多人会骂“文班怎么才排第2?”但请记住:潜力是未来的,现在的排名得看“已经做到的”。
文班的“硬件”是真的炸:221cm身高、超长的臂展、能运球,还能投三分(命中率35.2%),但他上赛季只打了39场,场均24.3分11篮板3.8盖帽,而且马刺没进季后赛。他的“潜力”是联盟第一,但“现在”的他,还没证明自己能带队赢球——等他把马刺带进季后赛,再谈第一也不迟。
第1名:安东尼・爱德华兹(森林狼)——“上限最高的爆炸力球员”
爱德华兹的“爆炸力”是别人比不了的:场均27.6分5.7篮板4.5助攻,能扣篮、能投三分(命中率39.5%)、能防守(场均1.2抢断)。上赛季森林狼进了季后赛第三轮,爱德华兹是“核心中的核心”。
为什么排第1?因为他的“上限”——他才24岁,已经能场均27.6分了,未来能达到何种程度不得而知,但他绝对是“超级巨星”的好苗子。
年轻就是“可能性”
聊完Top10,突然觉得NBA的魅力就在这里——有的球员拼“现在”,有的赌“未来”,有的补“短板”。但不管怎么排,这些“未完成式”的球员,都是NBA的未来。
下赛季,谁会爆发?谁会兑现潜力?谁会把“未来”变成“现在”?咱们等着看——毕竟,年轻就是资本,没什么比“可能性”更让人期待的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