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4日,泰柬边境发生了一起地雷爆炸事件,引发了东南亚近十年来最激烈的边境冲突。仅仅四天,战火就沿着长达803公里的边界线蔓延开来,曾经繁茂的边境森林变成一片焦土,处处都是弹坑,村庄也变成了荒凉的鬼城。
到7月28日为止,冲突已经夺去了34条性命。泰国方面说,有21人牺牲,其中包括13名平民,柬埔寨那边则有13名军人阵亡。猛烈的炮火无情地吞没了生命,也让超过16.8万百姓被迫离开家园,只能在临时安置点里艰难地度日。
从卫星图片可以看出,曾经繁荣的边境地区现在满眼疮痍。学校都关门了,医院也暂停运作,许多家庭不得不放下世代繁衍的土地,远走他乡。一位柬埔寨的难民在寺庙避难时禁不住流泪:“我们只是渴望和平。”
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边界纠纷可追溯很久,早已积累多时。在两国相邻的817公里陆地边界线上,几个尚未明确划定的地点,成了历史遗留的隐患。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柏威夏寺周边那块4.6平方公里的土地归属问题上,双方都不肯退让。
尽管1962年国际法院判决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泰国一直没有完全认可。地图比例尺的争执,成了象征主权主张的一个焦点——泰国坚信1909年英柬条约中的1:50000比例尺地图是“不可动摇的国家底线”。
今年5月,一名柬埔寨士兵在争议地区遇上枪击,不幸遇难,导致两国关系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到了7月16日,又有三名泰国士兵被地雷炸伤,这事儿直接点燃了这轮冲突的导火索。泰方指责柬埔寨违反了《渥太华禁雷公约》,而柬埔寨则反驳说泰国侵犯了他们的主权。
战火越烧越烈,国际社会也纷纷行动起来。7月26日,特朗普总统在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上拿出手机,连续发了三条社交媒体的消息,他还挺直腰杆表态:“只要还在打仗,美国就别想轻松谈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真是不容小觑。美国对泰国和柬埔寨都加征了36%的“对等关税”,而8月1日就是贸易谈判的截止日期。一旦错过这日子,两国就得接受高额关税,这对经济压力挺大的。
与此同时,中国走的路线可不一样。7月25日,外长王毅在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时直言:“这事儿的源头还得追溯到那些西方殖民者当年留下的祸端。”中方也明确表达了对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调解工作的支持,打算用“东盟方式”来推动和平解决这个问题。
汪文斌在社交平台上说:“咱们中国作为两国的好邻居,一直都在推动和平对话。”他的意思很明确,中国的定位是鼓励谈判、促成和平,而不是施加压力。
在战场上,泰国明显占到上风。冲突中,泰军不仅击毙了柬埔寨的一名少将师长,夺取了重要山头阵地,还派出了8艘大型军舰封锁柬埔寨海岸,展现出压倒性的军事实力。
这局势一看,两个国家对和谈的态度就有变。柬埔寨的洪马内领头,马上宣布接受“立即无条件停火”,还叫副总理布拉索昆去跟美国国务卿搭上线,开直接沟通的桥梁。泰国那边则只说“原则上同意停火”,但也强调要看柬埔寨有没有“诚意”,意思是还得等看他们表现咋样。
就算特朗普跟两国领导人打个电话,边境的战火也没停下来。7月27日凌晨,那边又在塔格罗贝寺附近打起来了。柬埔寨说,泰国是在凌晨两点炮击他们,而泰国则反口说,是柬埔寨的火箭弹攻击了民用设施。战场上的炮火声和谈判桌上的和平承诺,真是让人觉得刺耳。
撇开政治和军事不谈,经济上的联系变得尤其重要,成为遏制冲突的关键所在。旅游业在两国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泰国的旅游收入占到GDP的12%,柬埔寨也有9%的比重。持续的战火让游客望而却步,这不仅影响了旅游业,还对双方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两国的贸易联系紧密得不得了,柬埔寨需要从泰国进口电力,泰国则依赖大约50万柬埔寨劳工。泰国把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汽车等卖给柬埔寨,柬埔寨则用纺织品和农产品回馈泰国。这种互相依存的经济关系,一冲突,成本就高得很。
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显格莱说:“保护泰国的领土、生命和财产,得放在首位,胜过一切经济利益。”不过,他也补充了一句:“一个没有安全和稳定的国家,经济也没法正常运转。”这句话,说出了很多国家都为之头疼的问题。
7月28日,吉隆坡变成了和平希望的焦点。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以东盟轮值主席的身份主持了这场重要的会议。柬埔寨首相洪马内亲自带队参加,泰国代理总理普坦也带领由外长、国防部副部长等六个人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
洪马内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会议由马来西亚主办、美国协办、中国参与。”这种三方合作的方式在东南亚的地缘政治里可算不多见,中国首次以正式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调解的主要圈子。
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说:“这是东盟内部的事情嘛。”他也回绝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马上要插手的想法,觉得“由马来西亚自己出面搞调解更合适一些。”这也显示出东盟国家想自己动手解决事的那份决心。
吉隆坡的会议室里,三国代表围着桌子谈话;而在会场外,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不断上演。马来西亚外长穆罕默德的一句话说得很明白:“这事就是东盟内部的事。”
中国在调解事务中的核心角色,展现了东方智慧为地区和平带来的新希望。与此同时,在八百公里之外,边境线上困苦的难民们还在等待一个消息:和平的橄榄枝,能不能穿越浓烟,落在他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