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三艘中国的顶尖海洋科研船静静地出现在黄岩岛附近的海域。它们在那里进行的,是一场低调而又不容小觑的勘探活动。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看似平常的科学考察,却在瞬间点燃了菲律宾方面的警惕,甚至引发了他们的恐慌。菲律宾人的第一反应,想必是:中国此举是否意味着要在黄岩岛进行“填海造陆”?
毕竟,一次性派出三艘重量级科研船,其目的绝不可能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例行勘测。这样的规模和行动,显著不符合我们熟知的东方大国一贯审慎而富有谋略的行事风格。因此,当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雷达捕捉到三个庞然大物在黄岩岛海域灵活游弋的身影时,他们内心深处的忧虑恐怕已油然而生,意识到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悄然打响。
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菲律宾官方发言人立即在镜头前“现身说法”,宣称探测到了中国“北调996”号、“向阳红10号”以及“珠海云”号这三艘科考船“侵入其专属经济区”的行为,其语气中流露出的焦虑之情,仿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声称这些说法是“歪理邪说”亦属事实,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深处的“慌乱”。
为什么?因为这三艘船的“杀伤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中国派出吨位更巨大的海警船,甚至海军舰艇,都更加“令人不安”。实际上,菲律宾并不害怕与中国进行船只间的直接对抗。他们甚至可能乐于与中国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毕竟在硬碰硬的实力较量中,他们深知自己并不占优势。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设想一下,菲律宾或许可以每天派遣几艘小艇,或者叫上一架民用小型飞机,去“碰瓷”中国的正常执法行动。这样一来,中国要么碍于国际影响,不敢轻易升级武力,要么就得耗费大量的海警甚至海军力量,时刻对其进行盯防。
如果在这过程中,因为中国的拦截导致菲律宾方面出现了船只损失或者人员伤亡,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以“弱者”的姿态,企图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关注。面对这样一种无休止的纠缠,中国除了继续保持对黄岩岛周边海域的实际控制,并坚持依法进行必要的拦截之外,已经懒得再与菲律宾进行无谓的口舌之争。
就在同一天,我们注意到印度方面似乎也采取了行动,其四艘军舰正驶向马尼拉港,准备与菲律宾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巡航。中国方面对此并未表现出过于激动的反应。这是为何?毕竟,印度与菲律宾的所谓“联合演习”,实则搞不出什么大动静,也难以在根本上改变地区的力量格局。
印度更加不敢为了菲律宾而冒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风险,它显然没有那样的实力。其参与此次联合巡航,更多的是在做样子,寻找一种存在感,并且试探性地看看能否起到一点对中国的制衡或威胁作用。
这种意图显然收效甚微,连中国派军舰进行对等回应都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中国却恰恰派遣了这三艘极具战略意义的科考船。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此次行动的目的并非与菲律宾进行正面硬碰,而是要运用一种更为高明的“智取”策略。
当中国的科学家们如同教科书般,极其冷静地在黄岩岛海域布设和回收着他们手中的探测器时,这片海域的海量数据便如同流水般被收入囊中。这些宝贵的勘探结果,为接下来的任何战略部署,乃至潜在的较量,都奠定了极为坚实的数据基础。
不过,要真正理解这场“静默较量”中的精妙之处,就得先深入了解这三艘被誉为“海洋神器”的船只,究竟有何过人之处。首先来看“北调996”号。这艘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低调,但它实际上是全球最大级别的小水线面双体试验船。
它那高达6000吨的船体,能够在风浪滔天的恶劣天气中,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稳固地屹立在海面上,展现出非凡的稳定性。船上配备的高精度声呐系统,其作用如同海底世界的“CT机”,能够对海底地形进行细致入微的扫描,甚至连水温和盐度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它的“捕捉”。
这些至关重要的勘探数据,对于潜艇的军事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试想2018年,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遭遇撞山事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海底地形了解不够全面所致。如今,中国的“北调996”在黄岩岛水域进行的声波探测,实则可能正在为中国的潜艇部队绘制一条如同“隐形高速公路”般的安全航行通道,显著提升其隐蔽性和作战效率。
紧随其后的是“向阳红10号”。这艘船的出现,估计会让菲律宾方面更加坐立不安。它携带着先进的地质钻探设备,堪称海洋界的“工程勘察先锋”。在2014年中国尚未在永暑礁开始大规模填海工程之前,正是通过类似的船只,成功摸清了礁盘的承载能力。如今,“向阳红10号”在此地现身,其所预示的战略含义,想必菲律宾方面已有所感知,并不得不为此提高警惕。
在所有这些科考船中,真正的“王炸”无疑是“珠海云号”。它的甲板上可以密密麻麻地排列和部署多达50架的无人机、无人艇或者潜航器,将其变成一个真正的“海上蜂巢母舰”。尽管“珠海云号”本身并非直接承担作战任务,但它所搭载的无人机能够高效地扫描海面上的各种目标,无人艇则能够协同编织出细密的声呐探测网络,而潜航器则如同深海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测绘暗流和水下地形。这些力量协同作用,就能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南海信息侦测网络,为中国的科考勘测行为提供实时的安全保护,并能够有效预警潜在的威胁。
一旦菲律宾方面企图有所“小动作”,无论是挑衅还是侦察,都将无所遁形,难以逃脱我方的有效侦测。难怪菲律宾方面会指控它所谓“具备军事功能”。但是,我们这些科考船和先进装备,虽然外观上显得十分强大,但它们在性质上完全属于民用科考行为。并且,我们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依法享有中国在大陆架上的管辖权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权力。
只是,我们通过这些科考设备所采集到的深海数据,其战略价值早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层面。这些数据也为中国未来在黄岩岛以及更广泛的南海海域展开各种形式的战略博弈,乃至进行填海造岛等重大工程,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支持。谁能想到,我们的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了如此令人瞩目的高度呢!